王琦||一份学习中国史的参考书单
通论性作品(含通史)
国内学术界
钱穆《国史大纲》《历代政治得失》《中国文化史导论》
吕思勉《中国通史》《吕著中国通史》
张荫麟《中国史纲》(只到东汉)
白寿彝《中国通史纲要》及多卷本《中国通史》
范文澜《中国通史简编》及多卷本《中国通史》
邓之诚《中华两千年史》
樊树志《国史概要》《国史十六讲》
雷海宗《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》
王家范《中国历史通论》
王子今、张鹤泉、王小甫、游彪、王天有、高寿仙、李喜所《新编中国史》6册
海外学界
内藤湖南《中国史通论》
宫崎市定《宫崎市定中国史》《亚洲史概说》
黄仁宇《中国大历史》《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》
许倬云《历史大脉络》《万古江河》《说中国: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》《我者与他者: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》《历史分光镜》
费正清编《剑桥中国史》
日本学者《讲谈社中国历史》
【日】堀敏一《中国通史——问题史试探》
刘俊文译《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》
欧美学者《哈佛中国史》
傅乐成《中国通史》(傅斯年侄,对新成果吸收充分)
柏杨《中国人史纲》
史学方法论与史料学
钱穆《中国历史研究法》
梁启超《中国历史研究法》
严耕望《治史三书》
李剑鸣《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》
马克.布诺赫《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》
顾颉刚《中国史学入门》
桑兵《治学的门径与取法——晚清民国的史料与史学》
荣新江《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: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》
肖黎李桂海主编《中国古代史导读》(参撰人员:李学勤,郑超,林剑鸣,高敏,胡如雷,王曾瑜,邱树森,顾诚,王思治,李鸿宾。特点:对各断代史料及研究概况有简要介绍,方便入门者使用。)
陈高华陈智超《中国古代史史料学》
黄永年《唐史史料学》《文献学四讲》《古籍版本学》《古籍整理概论》
冯尔康著《清史史料学初稿》
安作璋《中国古代史史料学》
严昌洪《中国近代史史料学》
余嘉锡《目录学发微》
杜泽逊《文献学概要》
裘锡圭《文字学概要》
陆宗达《训诂方法论》
山根幸夫编《中国史研究入门》(上、下)
张帆、陈苏镇编《中国古代史读本》(上下)
范金民《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》
先秦史
苏秉琦,《中华文明起源新探》
王明珂《华夏边缘 :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6年。
葛兆光《何为中国》
许宏《最早的中国》《何以中国》
林甘泉等著《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》
冯天瑜《封建考论》
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
顾颉刚《古史辨自序》两册
胡厚宣胡振宇《殷商史》
许倬云《西周史》
童书业《春秋史》
顾颉刚、童书业《国史讲话》
顾徳融、朱顺龙《春秋史》
杨宽《战国史》《古史新探》《西周史》《中国上古史导论》《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》
张光直《中国青铜时代》
魏特夫《东方专制主义》
吕思勉《先秦史》
徐旭生《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》
何怀宏《世袭社会及其解体: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》
秦汉史
林剑鸣《秦汉史》
翦伯赞《秦汉史》《秦汉史十五讲》
钱穆《秦汉史》
吕思勉《秦汉史》
田余庆《秦汉魏晋史探微》
王子今《秦汉交通史稿》
阎步克《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》《波峰与波谷》《从“爵本位”到“官本位”》
胡克森《融合:秦汉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》
胡克森《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》
辛徳勇《制造汉武帝》
西嶋定生《二十等爵制》《秦汉帝国-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》
侯旭东《宠:信-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》
三国两晋南北朝史
周一良《魏晋南北朝史论集》《魏晋南北朝史札记》
田余庆《东晋门阀政治》《拓跋史探》
李凭《北魏平城时代》
祝总斌《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》
王仲荦《魏晋南北朝史》《北周六典》
毛汉光《中国中古政治史论》
吕思勉《两晋南北朝史》
唐长孺《魏晋南北朝论丛》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》《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》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》
仇鹿鸣《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》
万绳楠《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》
韩国磐《魏晋南北朝史纲》
胡鸿《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: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》
何兹全《三国史》《读史集》
宫崎市定《九品官人法研究》
川胜义雄《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》
隋唐五代史
陈寅恪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
岑仲勉《隋唐史》
韩国磐《隋唐五代史纲》
韩昇《隋文帝传》
谷川道雄《隋唐帝国形成史论》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》
吴宗国《隋唐五代简史》
吕思勉《隋唐五代史》
黄永年《唐史十二讲》
张国刚《唐代藩镇研究》
赖瑞和《唐代基层文官》《唐代中层文官》《唐代高层文官》
李碧妍《危机与重构: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》
陆扬《清流文化与唐帝国》
【美】谭凯《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》
【美】罗汉《武曌——中国唯一的女皇帝》
宋辽金元史
邓广铭《北宋政治改革家:王安石》(“四传二谱”供参考)、《宋史十讲》、《邓广铭治史丛稿》
邓小南《祖宗之法—北宋前期政治述略》
张邦炜《宋代政治文化史论》
陈振《宋史》
漆侠《宋代经济史》上下册,《宋学的发展和演变》
包伟民《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》《传统国家与社会:960-1279年》
刘浦江《松漠之间: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》《辽金史论》
(美)包弼德《宋代研究工具书刊指南》《斯文—唐宋思想的转型》
李华瑞《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》(论文集,了解“内藤假说”重要参考书。李目前提“走出变革说”)《王安石变法研究史》《宋夏关系史》
刘子健《中国转向内在: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》(冲击“内藤假说”)
方诚峰《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》
朱瑞熙《宋代社会研究》
钱穆《朱子学提纲》
余英时《朱熹的历史世界: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》
任爱君《辽朝史稿》(较新出的断代著作,后来居上)
蔡美彪《辽金元史十五讲》
韩儒林《元朝史》
陈高华、张帆、刘晓《元代文化史》
张帆《元代宰相制度研究》
杨志玖《元史三论》《马可波罗在中国》
萧启庆《内北国而外中国——蒙元史研究》
李治安《元史十八讲》《行省制度研究》
姚大力《漠北来去》
【日】杉山正明《蒙古帝国的兴亡——军事扩张的时代》
明清史
孟森《明清史讲义》上下册
汤纲、南炳文《明史》上下册
顾诚《南明史》
(美)司徒琳《南明史》
何柄棣《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,1368-1953》《明清社会史论》(徐泓译)
王戎笙等主编《清代全史》第一至六卷
吴晗《朱元璋传》《明史简述》
樊树志《晚明大变局》《明史讲稿》
陈梧桐、彭勇《明史十讲》
萧一山《清代通史》
【日】冈田英弘等《紫禁城的荣光——明清全史》
郑天挺《清史简述》
傅衣凌《明清江南市民经济试探》
梁其姿《施善与教化:明清的慈善组织》
赵世瑜《狂欢与日常: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》
郑振满、陈春声《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,2003年。
(日)檀上宽《永乐帝——华夷秩序的完成》(甲骨文丛书)
(美)欧立徳《乾隆帝》(甲骨文丛书,“新清史”领军人)
冯尔康《雍正传》
戴逸《乾隆帝及其时代》《简明清史》
李治亭《清康乾盛世》
黄仁宇《万历十五年》
加藤徹《西太后》(甲骨文丛书)
田中健夫《倭寇》(甲骨文丛书)
杨念群《何处是“江南”?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》
胡恒《皇权不下县?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》
李伯重《火枪与帐簿——早期经济全球化》《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(1250-1850)》
中国近现代史
蒋廷黻《中国近代史》
徐中约《中国近代史》
陈恭禄《中国近代史》
王建朗、黄克武主编《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》(晚清卷,民国卷)
张海鹏《中国近代通史》(多卷本)
张宪文《中华民国史》(多卷本)《中华民国专题史》(18卷)
郭廷以《近代中国史纲》
李剑农《中国近百年政治史》
唐徳刚《晚清七十年》
陈旭麓《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》《中国近代史十五讲》《陈旭麓学术文集》《浮想录》
茅海建《天朝的崩溃:鸦片战争再研究》《近代的尺度: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》《从甲午到戊戌:康有为我史鉴注》
杨国强《晚清的士人与世相》《百年嬗蜕——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》
张玉法《民国初年的政党》
罗尔纲《太平天国史纲》《太平天国史》(多卷本)
茅家琦主编《太平天国通史》(上、中、下)
戚其章《甲午中日战争史》
朱英《中国近代史十五讲》
史景迁《太平天国》《“天国之子”和他的世俗王朝:洪秀全与太平天国》《天安门—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》
顾潮《顾颉刚年谱》
许纪霖《中国知识分子十论》《大时代中的知识人》
瞿骏《天下为学说裂》
张仲礼《中国绅士: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》
罗志田《权势转移:近代中国的思想,社会与学术》《在造文明之梦——胡适传》《近代中国史学十论》《道出于二: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》《乱世潜流: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》
桑兵《学术江湖: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》《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》《国学与汉学——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》
王奇生《党员、党权与党争:1924-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》《革命与反革命——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》
杨奎松《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》《中间地带的革命: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》《国民党的“联共”与“反共”》
杨天石《找寻真实的蒋介石:蒋介石日记解读》《蒋氏密档与蒋介石真相》
金以林《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》
章开沅《辛亥革命史》《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》
朱维铮《重读近代史》《走出中世纪》《音调未定的传统》《求索真文明——晚清学术史论》
沟口雄三《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》
熊月之《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》
王尔敏《中国近代思想史论》
李育民《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》
秦晖《走出帝制——从晚清到民国历史的回望》
高华《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》《在历史的风陵渡口》《革命年代》
何方《党史笔记》《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》(上、下)
沈志华、杨奎松等《中苏关系史纲》
金观涛、刘青峰《观念史研究——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》
石川祯浩《中国共产党成立史》
柯伟亚《怀柔远人:马嗄尔尼使化的中英礼仪冲突》
马士《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》
柯文《在中国发现历史: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》《历史三调——作为事件、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》
杜赞奇《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: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》
李怀印《重构近代中国: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》
周策纵《五四运动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》
余英时《五四新论——既非文艺复兴,亦非启蒙运动》
林贤治《五四之魂——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》
周锡瑞《革命与改良——辛亥革命在两湖》
陈志让《军绅政权——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》
陈永发《延安的阴影》
张朋园《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》
汪荣祖《陈寅恪评传》
金冲及《转折年代——中国的1947年》
刘统《北上: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》
陈铁健《寻真无悔——陈铁健八十文录》
张正隆《雪白血红:辽沈战役卷》
王汎森《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》《傅斯年——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》《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: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》
黄宗智《中国共产党与农村社会,1927—1934年》《法典、习俗与司法实践:清代与民国的比较》《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》《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》《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》
孔飞力《叫魂——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》
黄兴涛《重塑中华——近代中国“中华民族”观念研究》《文化史的视野——黄兴涛学术自选集》
杨念群、黄兴涛、毛丹《新史学》(上下册)
杨念群《再造“病人”: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》
滨下武志《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: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》《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: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》
费孝通《江村经济:中国农民的生活》《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》
施坚雅主编《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》
王笛《茶馆: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(1900-1950)》《街头文化:成都公共空间、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》
陈志让《军绅政权》
来新夏《北洋军阀史》两册
弗兰克《白银资本——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》
彭慕兰《大分流:欧洲、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》
弗拉基米洛夫《延安日记》
杨念群《新史学·卷1·感觉·图像·叙事》
孙 江《新史学·卷2·概念·文本·方法》
黄兴涛《新史学·卷3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》。
黄东兰《新史学·卷4· 再生产的近代知识》
杨念群《新史学·卷5·清史研究的新境》
夏明芳《新史学·卷6·历史的生态学解释》
王奇生《新史学·卷7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》
孙 江《新史学·卷8·历史与记忆》
十、共和国史
港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》(已出7卷)
杨奎松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》两册《忍不住的“关怀”——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》
傅国涌《1949年: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》
陈徒手《故国人民有所思——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》
陆键东《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》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》
高华《身份和差异——1949-1956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》
杨显慧《夹边沟纪事》
赵家梁《半截墓碑下的往事——高岗在北京》
李锐《庐山会议实录》
吴冷西《十年论战》
吴法宪《吴法宪回忆录》
王年一《大动乱的年代——1949-1976年的中国》
萧冬连《求索中国:文革前十年史》
席宣、金春明《文化大革命简史》
林蕴晖《国史札记》(史论篇/人物篇)《重考高岗、饶漱石“反党”事件》
傅高义《邓小平时代》
高文谦《晚年周恩来》
沈志华《毛泽东、斯大林与朝鲜战争》《最后的天朝》《沈志华演讲录》《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》(三卷)《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——1956-1957年的中国》
钱理群《拒绝遗忘——一九五七年学研究笔记》
杨继绳《墓碑——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》(上、下)
麦克法夸尔《文化大革命的起源》(一、二)
十一、 历史地理学
侯仁之《历史地理学四论》
史念海《河山集(1--5)》《中国历史地理纲要》
邹逸麟《中国历史地理概述》
侯仁之《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》
谭其骧《长水集》
黄盛璋《历史地理论集》
王育民《中国历史地理概论》
侯仁之《北京城市历史地理》
葛剑雄《西汉人口地理》《统一与分裂》
周振鹤《西汉政区地理》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》(多卷本)《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》《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》
辛德勇《中国古代交通地理与地理文献》
严耕望《唐代交通图考》八卷本
马正林《中国城市历史地理》
葛剑雄、曹树基、吴松弟《中国移民史》
韩茂莉《宋代农业地理》
李大龙《从“天下”到“中国”: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》
十二、 通行教材及简评
1. 翦伯赞《中国史纲要》
一部简明扼要的马克思主义通史著作,60 年代后长期作为高校文科通史教材。各断代集众家之功,保证了全书的水准。
2. 朱绍侯版《中国古代史》
1. 3. 高教版詹子庆《中国古代史》
评价不高的通史。该书相对其他书特色不明显,网传王先胜所写《詹子庆教授主编<中国古代史>批评》一文,以很长的篇幅指出了该书存在的问题,可供参考。
4. 邱树森、陈振江《新编中国通史》
脉络清晰,史实详细却又不显得臃肿,读者易从书中分出条理,而且标题简洁,适宜作为考研复习的教材。
5. 张传玺《简明中国古代史》
由张传玺《中国古代史纲》缩减而成,基本框架无变化。史料选择上力求可信,框架清晰,文字易懂,被多所学校选为考研必读书目。
6. 晁福林、宁欣《中国古代史》
即通常所说的北师大版。厚度较薄,详略清晰,每章前有“叙说”,阐述该时期概况及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,末尾介绍该时期基本史料,对史学史予以详细关注。本书对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吸收,尤其重视新的考古发现及成果,是北师大古代史研究的集中反映。
7. 张帆《中国古代简史》
突破“五种社会形态”束缚,沿用王朝体系的同时,对具体讲述内容进行了部分改动,增加了部分专题。最大的特色是框架明晰,标题简单明了,类似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扩充版,适合基本无历史基础者阅读,其之所以能被选为公共选修课教材也与此有关。内容简练,甚至可以直接挪用于考试作答。
8. 《中国历史》(张岂之)
迄今为止内容最全、下限最近的大学通史教材。优点在于内容全且在章节的划分上不仅包括断代的变化,也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重要的历史事件等诸多方面在不同的章节中进行分门别类地讲解。薄弱之处是内容太全、章节较多,导致整体脉络不清晰,而且具体的名词、问题分析的概括性内容较少。
9. 《中国古代史》(赵毅,赵轶峰)
此书由两位明史专家领衔,使得该书在明史方面相对其他教科书极具特色。各编有引言、小结、复习题、深入思考题和扩展阅读书籍要目,采用以中华民族的文化表现和中华文明总体经历为线索的体系,注重中国文明在发生与演变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,依此为主导线索展开对历史事实的叙述。结构比较新颖,在专题设置上比较独特,作为新时期的教科书,跟上了时代的脚步。遗憾的是知识点的覆盖面不够广,章节存在详略不均的情况。
十三、 专题史
王毅《中国皇权制度研究》
吴宗国《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》
阎步克《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》
马大正主编《中国边疆通史》
王学泰《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》
马克斯韦伯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
罗荣渠《现代化新论》(增订本)
葛兆光《中国思想史》(三卷)
李治安、杜家骥《中国古代官僚政治》
杨志玖《中国古代官制讲座》
王亚南《中国官僚政治研究》
白钢《中国政治制度史》
刘泽华《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》
余英时《士与中国文化》
黄留珠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》
宁欣《中国文化通志·选举志》
吴宗国《盛唐政治制度研究》
邓小南《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》
李伯重《理论、方法、发展趋势――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》
柳诒徵《中国文化史》
钱穆口述、叶龙整理《中国经济史》
全汉昇口述、叶龙整理《中国社会经济通史》
韩昇《东亚世界形成史论》
十四、 中国史学史
[日]内藤湖南:《中国史学史》
顾颉刚《当代中国史学》
金毓黻《中国史学史》
白寿彝总主编《中国史学史》(六卷本)
饶宗颐《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》
许冠三《新史学九十年》
王学典《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》
乔治忠等编《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》
[美]鲁宾逊,何炳松译《新史学》
杨翼骧《中国史学史讲义》